首页 - 医药 > 听声辨痴呆,准确率高达92.6%,人工智能真有一套!

听声辨痴呆,准确率高达92.6%,人工智能真有一套!

发布于:2022-08-05 作者:中文财经 阅读:373

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痴呆,医学的态度有点类似对癌症,那就是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,及早识别处于痴呆早期的人群,就还有希望延缓甚至逆转痴呆的进程。

目标很美好,但实现起来确实不轻松,像磷酸化tau蛋白、血浆β淀粉样蛋白40(Aβ40)之类的新型痴呆标志物,检测起来都费时费力;而传统的神经查体、量表评估等手段,灵敏度也不够理想。

不过这些年,一些人类做起来困难的事,人工智能出马往往能搞定。近期发表在Alzheimer’s & Dementia期刊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就显示,人工智能能够“听声辨痴呆”准确、快速地区分认知功能正常人群与痴呆患者!

这项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开展的研究,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,让人工智能对1000多名老年人的声音数据进行自动分析,区分正常人与痴呆的准确率高达92.6%,也能够较好地区分正常人与轻度认知障碍(MCI)人群[1]。

 

 

其实从MCI阶段开始,语言功能减退就是阿尔茨海默病(AD)患者及痴呆人群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,所以用“能不能好好讲话”来识别认知功能障碍,也是热点的研究方向,一些研究区分痴呆的准确度也已经达到了80%以上[2]。

 

但开展本次研究的波士顿大学团队指出,既往研究还有两大明显的短板,首先是需要人工输入受试者所讲的话,这并不是个轻松的活,用时和成本都会影响在大规模筛查中的应用;其次,既往的研究都主要围绕痴呆,很少涉及到MCI人群。

 

自动化、普及化的“听声辨痴呆”工具,才能在这个老龄化严重的时代大有作为,为此研究者们才请出了人工智能帮忙,将受试者接受神经精神功能评估时,所说的话转化成数字化信息,然后交由人工智能进行“自然语言处理”。

 

简单来说,人工智能会通过多个研究者建构的模型,评估受试者说出的每句话乃至每个词语是否正常,从而预测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性,而预测的准确度则要与神经科专家已作出的痴呆/MCI诊断进行对比。

 

本次研究使用的数据,则是在心血管领域大名鼎鼎,且同样由波士顿大学主持的弗拉明汉心脏研究(FHR),被纳入分析的1084名受试者年龄整体已经接近80岁,因此MCI+痴呆的患病率也高达62%,是理想的分析对象。

 

研究团队给人工智能设置了三项任务,即:1. 检测痴呆(区分痴呆患者与普通人);2. 检测非痴呆状态(区分正常人+MCI人群与痴呆患者);3. 检测MCI(区分正常人与MCI人群),并且对比了采用不同声音取样方法的检测准确度。

 

数据显示,按照研究者构建的最佳模型,让人工智能进行“听声辨痴呆”,在上述三项任务中的曲线下面积(AUC)分别达到92.6%、88.0%和74.1%,表现甚至比神经科专家使用经典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(MMSE)评估还要更好一些。

 

研究者们表示,目前正招募愿意参与后续测试的志愿者,通过分析更广泛来源的声音样本继续训练AI,最终把这套人工智能模型转变为“线上听声筛查痴呆”的工具,这如果能够成功,可真是一件美事啊。


二维码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78616260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标签: #听声辨痴呆

相关文章

Q:78616260

电话咨询
V:tjgg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