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波体检单会有自己头像吗
请扫此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。根据平台新规定,请经常点击文末“在看” 保持联系,否则据说会自动失联,所以在此提醒各位。
有狠多上海话俗语是从麻将台上引申开来的。
最有名的要算“白板对煞”了。这句话现在还有人在讲。
不过,在讲“白板对煞”之前,我想说,其实,成语“推倒重来”也是从麻将台上来的呢。
这是家父说的。
1970年代末,形势稍许有点松,麻将就在上海风行开来。虽然上海人做人识相,红木台子上还要铺绒毯加罩布,四只角还要用细麻绳扎起来。甚至门锁牢,窗帘拉好,像煞要跳黑灯舞。
家父是个中高手,家母说他老早是玩“挖花”的。“挖花”是啥,我也已经讲不清爽了。
我亲眼看到的是家父搓暗牌。即抓进来的13张牌永远合仆摆,自己也不看,全部靠手摸。
但是吃、碰从来不弄错,要吃要碰的两张牌也是分别从两处摸出来的。最神奇的是他门清(从未吃碰过一摊)和牌的时候。只听一声“慢!”先拿冲牌拾转来,摸出两张搭子对上,再慢慢摊开所有牌来理,对是对,顺是顺,一张勿错。
如此老麻将,有时也要出冲,当然有点尴尬。于是他一边哗啦哗啦搓麻将,一边嘴巴里唱山歌:“麻将骨牌做,推倒重来过”。
没有拿完的墙头以及各人砌到一半的墙头当然侪要就势推倒的啦。
其实,宁波人劝人算了算了,经常讲一句“推过无账”,也是从麻将台子上来的呢。
又引申为“不行了”或“时过境迁”。我外婆狠老的时候常说,“哎,一个人是吤推过了啦,‘唔做’(没用)唻。是不是还有点“前浪后浪”的意思?
言归正传。来讲“白板对煞”。
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,尴尬头里尴尬人碰着尴尬事。
若论出处,还真的是从窑堂里出来的。
两位老相好前脚后脚到,而且那日齐巧侪抱定宗旨要过夜,不肯走,所谓不睏干铺睏湿铺,乃末真的“白板对煞”。
这“白板对煞”里有好几层暗喻呢。
你去想,一副麻将144张,白板只有四张,偏偏统统出现在眼门前,有霉头触足的意思。
还有,窑堂里的老相好是何许人也,小白脸呀,所以不是红中对煞,不是发财对煞,不是风向对煞,而是白板对煞。
真的“白板对煞”了,哪能办?麻将里来麻将去,解铃还是系铃人。
有道是“宁拆对子不拆搭”、“双碰不如一嵌”,要和牌,上策永远只有拆对子。
窑堂里聪明的小姐姐侪有办法,这叫“对煞变暗杠”,否则总有一方要请伊“吃辣子”。
至于哪能变暗杠,我就不介绍了,这个也属于PUA(Pick-up Artist),太高级。而且我讲了,你们又要讲我开车。
顺便讲一句,老早一副新的麻将牌拆封,其实是有八张白板的。
另外四张是备份(standby)。万一搓法搓法缺忒一张,就拿出毛笔来描一张充数,明朝再讲。
这样做也有毛病。万一麻将搓到下半夜,大家睏势懵懂,有人吃得三摊落地,单吊一张白板,齐巧摸着这张用毛笔描的停在杠头上的小鸟,假痴假呆穷摸,拿墨迹统统摸光,居然也和了一副白板大吊车。
刚刚已经提到了“辣子”,我也先这么写。
还有“横和半辣子”呢。听说老早成都路上有两个人开了一家川菜馆,就叫“黄胡半辣子”。一个姓黄,一个姓胡,卖的菜式,又辣又不大辣。海派川菜嘛。
老早不识字的人多,记音是一种常见现象。真要细究起来,我以为可以是“拦子”或“拦止”。
上海人经常这要讲,阳台拦一只角出来,摆洗衣机;马路上碰着小偷,也喊“拦牢伊!”
麻将“辣子”就是要规定一个封顶数,要拦牢伊,止牢伊,否则按老式麻将的台头和翻数,一副麻将一幢房子也输得忒。
当然,又是Both will do,民间讲法,大可以让伊去。
刚刚还提到了“单吊”。这句话也从麻将台上走下来,走得蛮远的。
比方讲,“最近侬哪能啦?”“我么一直单吊呀。”
还有,“哟,倷老婆出差去了,迭两日侬放单吊了嘛。”好做坏事体了。
还有,“冲头”这桩事体,好像也是从麻将台子上走下来的。
北人叫“点炮”,江南就叫“出冲”。经常“出冲”的朋友,当然就是“冲头”了。而不肯自摸,专门捉冲的,就是“斩冲头”。
“出冲”的最高境界是“杠冲”。
人家一只小鸟好好叫停在杠头上,侬偏要去摸得来,自家还不派用场,还要冲出去,真真是个霉棺材。
后来,“停在杠头上”也有了引申义,比喻处境危难。
“哪能啊,侬拿我停了杠头上啊?”“阿拉老板专门拿我停了杠头上”。
“做相公”也是从麻将台上下来的。搓法搓法,突然多了一张牌或者少了一张牌。多了就是大相公,少了就是小相公。
不管大小,做了相公就只好摸啥打啥,不能和牌了。后来形容无所事事的样子。
其实,相公源于镶公。
我的同龄人大多穿过中式棉袄,手冷了就插进袖子管里,这叫两手对镶。经常镶手的男人就叫“镶公”,日日孵孵太阳,不做事体,明明是穷鬼,也学人家有钱有闲阶级作“相公”状。
我老早有个隔壁邻舍老先生,经常西装笔挺皮鞋铮亮在门外踱方步。
问伊做啥,伊就讲,“我是老早听张了,听仔半半六十日了,断命的家主婆还在涂粉,涂不好了。”老先生肯定是个老麻将,术语用得蛮活的。
值得一提的是,30年前,十亿人民九亿搓的年代,上海话还有点活力。“淘糨糊”还在风行一时,新词汇也还不时涌现。
比如麻将台上,就涌现出了“唐伯虎”(宕账不付)、“李老师”(连牢输)和“丁关根”(实为“盯关跟”,即盯牢对家,关忒下家,跟牢上家)。
30年后,上海话的活力大减。已经听不到什么上海方言的新词汇了。上海人赛过摸啥打啥的相公,行啥讲啥了。
再过30年,恐怕不再会有人关心上海话哪能了,真的要“推过无账”了呢。
扫一扫关注我们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 78616260@qq.com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标签: #宁波体检单会有自己头像吗
相关文章
热评文章
中文财经网
初中生怎样做好学习安排?
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
单日新增新冠感染者超百例 安徽怀远发出多份省外协查函
红杉中国再减持美团:持股降至近3%,两年套现已超百亿
让AI更聪明 京东推出最懂产业的AI应用平台言犀2.